三年高中,绝大多数人都将其看做进入大学的门径而已。以升学为“龙头”,高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此是瞻。最突出的自然是高中的“学习”——直接被约化为上大学的手段而已。这样想法的好处自然是目标明确,催人奋进。但反过来想,只把高中学习看做上大学的手段,这样的想法可有弊端?
这几年流传一个段子:
高考前6个月是人生的巅峰期,这时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千万……后来上了大学,除了玩手机,废人一个。
段子要有转折、点睛之笔,所以上面把大学拿出来黑了一把。但对高中的描述却生动、贴切。绝大部分人上了大学或是上完大学,再过个若干年,回想起来才发现高中的学习是真正的通识教育。
高中课程与小学、初中相比,有质的飞越。小学、初中课程安排的核心,就是普及文化知识:能读会写,可以顺利接受、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具备基本的生活常识。高中的课程安排,却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哲学: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9门课程的共同点在于开启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与习惯。小学、初中强调识记,高中开始强调理解;小学、初中教“是什么”,高中开始提出“为什么”;小学、初中点亮人的“心灵”,高中则是点燃人的“心智”。
这种理性“三观”的培养是全方位的: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概述了最基本的自然界运行原理;历史、政治、人文地理,概述了最基本的人类社会运转规律;数学对逻辑推理能力的锻炼无需多言;即便英语也尤为看中对词句、文本的逻辑联系的理解。语文呢?大量的经典文本似乎是只谈文艺,但若把格局拉开,覆盖古、今、中、外的经典文本,不就是在描绘各时、各地、各类人、各种社会环境下,人的所思所想吗?这种所思所想,转化为当下内省的参照,不正是理性思维所必须的“客观”背景?
高中课程学习对人“心智”的培养,不仅在于课本内容本身,更在于对个人理性探索欲的启发。课本内容只是个引子,好的教材编排和教学,可以打下一个均衡的框架。但这个框架的诸多细节,还端赖于个人的填充。高中阶段的学习,基本保证了阅读文史方面原著的可能性。即便对于需要日后进一步专业训练的理、化诸科,高中课程的原理介绍也足以保证阅读相关科普著作所必须的知识和思维基础。高中的学习,看似只为大学做敲门砖,但却实实在在打开了整个世界的大门。
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虽然如今也强调通识,但始终画专业为笼,以争取日后能以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近几年“终身学习”的理念也愈来愈流行,各类针对职场人士的补习班层出不穷。很多时候,终身学习只被作为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手段。但更进一层,终身学习乃是对个人“心性”的不断锤炼,所求之事在于不断增进个人思维的深度、广度与稳度。而所有这些目标,不正是在高中时代开始培养的吗?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终身学习就是在不断的回溯高中学习的认知与体验,初心不泯,渐学渐进。
回归开篇的问题,仅以高中学习为大学入学手段的看法,不单局限重重,更是积弊深重。世界是常为新的,学习是一生的事业。所谓通识,无非通机变、识时务。若把高中学习局限在入读大学的手段,又把大学学习局限在找工作的手段,则会把学习的实质人为割裂为人生阶段目标论,背离“通识”的本意,无助于个人长久的精进。唯有从一开始就坚持通识教育的本意,贯彻终身学习的原则,才能免于落入阶段论的窠臼。而这些基本的想法,都需要在高中就树立起来。旧时科举,庸碌之辈仅将熟读四书五经视作入仕的台阶,而贤能之人却能从中读出整个文明延绵的精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格局之高,吾辈当敬之为楷模。以科举为对比,高中学习当有如是之眼界。
【跋】该文写于2016年4月,为母校高中(云大附中)文学社及其刊物《远行》邀请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