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部》开课两年总结

原文为《洞察人性与历史的十六部文艺作品》课程创新成果报告。内容确为两年开课的心得体会,故发布于此,与诸君共勉。全文5093字。完成于2022年12月30日。


摘要:针对近年来经管专业本科生成长特点,特别是个人与社会层面“精致利己主义”思维表现的突出问题,本课程旨在通过创新性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与教学安排,结合本科生专业知识基础,系统培养高年级本科生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视野,深入理解人类社会现代性转型的普遍规律,全面认识中国近现代革命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应对个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情绪,积极协调个人职业成长的目标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导向,并最终建立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使命意识。


自2014年入职武汉大学以来,笔者长期坚持本科教学一线,平均每年主讲两门经管专业本科专业课程。同时,在各类校内学生活动及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笔者与经管专业本科生有着密切交流。多年与学生的频繁交流中,笔者逐渐体会到一流高校Z世代(95及00后)经管专业本科生,有着突出的思想特点。这些思想特点一方面表现为学生个体层面的内卷与焦虑,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一流高校学生群体个人理想信念的定位与社会对青年精英认知间的显著差异。

为此,笔者特地申请开设《洞察人性与历史的十六部文艺作品》(以下简称为《十六部》)这样一门试验性课程。笔者希望通过代领学生系统认识、体会,人类社会所走过的极其曲折的现代化道路,在青年人思想定型的窗口期,培养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个人、社会与时代间的复杂联系,更深刻地认识近现代中国选择自己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更坚定、主动地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经过连续两年的课程实践,笔者就本门课程的建设经验与认识,做出了如下总结。不成熟之处,还请专家及学校主管部门批评指正。

一、新时代一流高校经管专业本科生的思想特点

一流高校的Z世代经管专业本科生,普遍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想特点:1. 物质条件的极大充裕下的物质主义;2. 个体、家庭与社会的“精致利己主义”思维影响;3. 对未来个人成长的普遍焦虑。

Z世代出生于世纪之交。能够考入一流高校的Z世代学生,即便出生在小城镇与乡村地区,从小的生活水平普遍随着2000年第一个十年中国经济两位数飞速发展而持续稳步提高。待到这批Z世代学生进入小学开始,其生活条件已经普遍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中产阶级的平均水平:空调、网络、手机、汽车,触手可及。特别是网络和手机的快速普及,让这批Z世代学生几乎从小就适应社交网络生活方式,能够从社交网络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在无形中被发达的消费主义文化所包裹,同时不自觉的受到社交网络信息茧房效应制约。

与此同时,在大学选择就读经管专业的学生,普遍受到来自个人成长、家庭教育与社会氛围中功利主义导向的影响,从而使得“精致利己主义”思维表现尤其突出。经管专业学生自入校起,普遍就形成了对课程成绩GPA的功利主义追求,将课外时间大部分投入到外表光鲜但内在浅薄的行业公司实习中,本科学业目标简单定位于争取国内外名校研究生深造机会,从而获得未来国内外业界顶级机构的入职敲门砖。

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快速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逐渐从高速增长状态过渡到低速、高质量增长阶段,以及国际环境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流高校Z世代经管专业学生对未来的个人成长预期发生了明显调整。这批学生自己从小亲身体会的持续经济增长和稳步生活条件进步,很可能在自己未来就业、职业成长的时代变得不可持续。这一方面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在校期间对GPA、实习、升学等内卷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大幅提高了学生对个人未来成长的焦虑心理。

伴随Z世代精英大学生个人功利主义主导思维而来的,是这批学生对自身未来社会责任承担意愿的普遍缺失。从社会代际更替的角度看,这是每个世代都会出现的问题。但在Z世代青年精英身上,这个问题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如果任由这代学生单纯从个人物质福利角度出发,在对未来个人成长的焦虑思维影响下,自发选择躺平,放弃为社会发展而奋斗的目标与动力,则可能会引发日本90年代开始出现的“平成废宅”问题广泛传播,最终导致舍弃社会主义建设预期的自我实现。

二、《十六部》课程的思想目标定位

《十六部》课程从立项起,对课程目标的定位,就着眼于尝试利用本科生思想尚在可塑期这一机会窗口,争取通过课程学习,引导上课学生的思想定型。《十六部》课程并不意图传授任何体系化的专业知识,其唯一目的在于通过读书、分享、课堂讨论这样潜移默化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使其能更好地应对个人焦虑情绪,并心怀社会理想,投身于长远的社会主义建设使命。

一流高校经管专业本科生有着很强的个人基础素养与能力,但受限于经管专业的功利主义氛围,特别是家庭及社会对专业定位的狭隘理解,学生通常很难从社会整体发展与历史演变视角,对经管专业领域、理论、思想形成一个更宏观的把握,也难以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前进需求有机结合。尽管经管专业培养体系本身,或多或少会涉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与历史逻辑,但大多数课程都安排在低年级,且教学形式以理论灌输为主,很难对社交网络中成长起来的Z世代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引导。学生本着功利主义导向,可以在课程考核中获得很好的GPA,但并不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与逻辑,形成切身感受。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Z世代学生过往20年左右的生活环境,以持续快速增长与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为代表,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都极具特殊性。简而言之,Z世代学生对物质条件、社会运行以及中国及世界的发展历程和复杂性,都缺乏感性认识。似乎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是理所应当、与生俱来的。这样的思想基础,极易引起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理想化认知,并形成对复杂社会的简化理解,培植起非黑即白的“二极管”价值判断体系。社交网络信息茧房的长期潜在影响,进一步强化了Z世代学生极端化的精神状态,遇喜则俾睨天下,逢悲则万念俱灭。

不论从学生个人成长目标,还是从社会代际传承,Z世代的思想意识都表现出一些让人忧虑的倾向。如何在一流高校中更好的引导社会精英的思想塑造,是一个需要所有学科老师、学校职能部门系统思考与积极实践的重要问题。事关接班人培养,不可轻视。

三、贯通古今中外的课程内容设计

大略以公元1500年为界,人类历史可以区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500年以前的前现代阶段,以及1500年以来的现代阶段。人类历史的现代性划分,其核心标志为宗教信仰主导人类思想意识的前现代,以及理性思想与科学信仰主导的现代。简而言之,前现代人类社会整体可视作神的时代,而现代人类社会则是人的时代。

从全球视野来看,各大洲、各传统文明区域,均在近500年逐渐走向现代社会。这一现代化过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是人类思想意识的解放和人类自由意志主导性的全面发展;第二是人类社会组织结构普遍的理性化转型,即人类社会向着更能够保障集体生存基础条件及提高物质生活条件的方向演化;第三是人类主动运用理性思维,在科学认识与实践主导下,大幅提高物质生产力水平,实现更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并不是说人类文明史早期,人类社会未能有效应用理性思维,提高物质生存、生活条件。事实上,人类文明自诞生起,对神的信仰就与理性思维及自由意志的发展并存,并且后者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一直产生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1500年后,人类社会整体进入现代化阶段,宗教信仰的作用日渐衰微,理性与科学的能量日益增强,人类逐渐摆脱了对未知事物的神化解读,利用理性思维对未知事物进行科学诠释与推理的信念不可阻挡地稳步积累。

正是在上述基本历史观点的指引下,本课程对经典文艺作品的选择,秉持了对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的历史追溯这一逻辑主线。

具体而言,本课程选取的文艺作品,可以按照人类历史发展及中国历史演进,区分为四部分。

第一组作品覆盖人类社会前现代时期,具体包括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中世纪封建时代日耳曼民间史诗《尼伯龙人之歌》,以及标志着神的时代终结的但丁《神曲》。

第二组作品覆盖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直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经典作品,包括以海上贸易为背景的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暴风雨》,描述启蒙运动后传统社会精神理性化转型的歌德诗剧《浮士德》,阐述资产阶级对人性异化的狄更斯小说《董贝父子》,讲述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压迫与暴力革命历程的雨果小说《悲惨世界》,以及现代化转型冲击下传统社会艰难转型的托尔斯泰小说《复活》。

第三组作品覆盖二十世纪全球范围的革命、殖民地解放与后现代性,包括描述苏联诞生的肖洛霍夫小说《静静的顿河》,描绘拉丁美洲殖民地传统与现代化的马尔克斯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印度殖民历史长期影响与社会传统交互作用的洛伊小说《微物之神》,揭露美国大萧条时期底层民众悲惨命运的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以及精辟刻画二战后美国青年垮掉一代后现代精神状态的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

第四组作品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开学第一次课讲授的《史记·货殖列传》和《盐铁论》,体现出中国社会理性治理在前现代历史时期的早熟;第二部分包括全面描述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曹雪芹巨著《红楼梦》,分别刻画中国近现代城市与农村阶级构成和矛盾的名作,茅盾小说《子夜》与丁玲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及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阐述终极关怀的刘慈欣小说《三体》。

简而言之,课程内容覆盖人类社会现代化演进过程的所有主要历史区域、时期,并依次选取经典名著,以求通过文艺作品对典型人物思想和精神、典型社会场景和结构的精深描写,让学生形成对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演进的体系化感性认识,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中国近现代革命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与社会主义发展路径探索的复杂性。

四、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体验式教学安排

本课程十分强调学生的全程积极参与。具体而言,本课程在教学安排上,进行了如下创新。

第一,本课程将每一次授课(3节课),划分为3个部分。首先是笔者讲授一节课,重点介绍该次课程涉及作品的历史背景,并结合作者、译者的生平经历,加强学生对作品创作的感性认识。其次是上课学生分组,每次课的第二节为学生小组45分钟课堂展示。学生需要制作PPT课件,并结合音视频素材,对该次课讲授的作品进行阅读分享,内容包括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及经典场景赏析与评述。最后是师生围坐,在第3节课对作品相关主题展开进一步讨论。为此,本课程专门选择了工学部主楼教室,便于挪动桌椅,以围坐成圈,开展讨论。

第二,为进一步保证与调动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本课程会限制学生选课人数,通常不超过30人,确保十六周讲述十六组作品过程中,每周能有一组学生进行分享,且每组学生人数通常不超过3人。如此,可保证每位学生都上台进行报告分享。与此同时,学期初就会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之后笔者通常提前一到两周,为报告小组同学购买、分发负责讲述的作品,人手一套。这一形式尽管提高了课程授课成本,但确实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

第三,本课程的考核形式,除了每人都需要参加的小组报告分享外,均设定为读书感触作文形式。具体而言,本课程安排期中、期末两次作业,每名选课学生均需选择一部课程指定但不是自己小组分享的作品,撰写一篇赏析、评述文章。最后的期末考试,则安排为开卷作文。笔者会在黑板上出一个作文题,学生根据一学期的阅读、讨论、思考感受,当场作文。

此三点,均与学生日常专业课程或通选课程教学安排有较大差异。特别是期末当堂作文,几乎是选课学生自高考后,唯一一次连续两小时集中精力,亲笔撰写一篇文章。最后提交的作文成品,几乎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文字,尤显珍贵。

五、课程开设以来的教学效果与改进方向

本课程自2021年秋季学期首次开设,截止现在共开设两次。本课程主要面向弘毅学堂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经管学院金融专业三、四年级本科生开设。前后两次课分别有29名、26名本科生选修。2021年秋季学期,课程评教分数为98.94,为经管院当学期课程评教前十。学生评教反馈及私下交流,均反映该课程收获很大,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视野,了解到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与规律,直观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多样与面对黑暗时永恒的追求光明的精神动力。

整个课程现存的最大不足是笔者作为课程主讲人,对人类历史演进及人性幽微之处的领会,依然不够全面、深刻。每年开课过程,也是笔者高强度学习的过程。凡十六部经典文艺作品中人性与历史所涉之处,人物、政治、社会、经济、哲学、伦理、法律、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四面八方的知识、感受向笔者涌来,均需作者进行融会贯通,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向学生们传递最主要的信息。这门课对每年的听课学生或许是一次性体验,并无太大压力,但对开课老师是一次全方位的锻造。

但笔者始终相信,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理应贯彻下述理念于教学、科研的所有环节:

用理想主义的包容性打败精致利己主义的狭隘性。

笔者始终以此为原则,督促自己在培养学生的道路上,致广大而尽精微。